在泉山区民政局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期中考试”正在进行。区民政局局长杨卫锋向20余名人大代表汇报:“已完成1600余户适老化改造,今年还将为710户老年人家庭提供每户最高1.5万元的改造补贴。”这是泉山区“人大代表走进国家机关”活动的生动一幕。
今年以来,泉山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一府一委两院”联系代表工作机制,创新运用“听、看、问、评”四步工作法,组织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走进10家政府部门,构建全过程监督闭环。截至目前,活动收集代表建议67条,推动解决29件民生问题,让监督真正“说到做到”。
听汇报:当面听,跳出“纸面”见真章
“今年对全区2876台电梯实施智慧监管,故障率同比下降41%。”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刘林的介绍引发代表关注。代表张利追问:“如何保障电梯维保质量?”刘林回应:“建立‘一梯一档’系统,专项检查维保单位,完成69台老旧电梯评估,229台更
新电梯已完成监督检验。”
区数据局局长马雪雪用数据说话:“31家部门数据规范更新,65万余条数据全挂载,公共数据挂载率全市第一;‘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全省案例,12345热线满意率达94.1%。”
看现场:亲眼见,成效不止“听说”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代表们被“泉心泉意”政务服务数字人吸引。它正为市民提供全流程指引,社区居民张女士笑着说:“以前办事像‘猜谜语’,现在数字人一步一步教,太省心了!”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法润泉戎”法律服务矩阵成了全省首创。局长周荣萍介绍:“整合政法资源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已帮30余名退役军人解决法律援助问题,做法还被省厅推广了。”
88岁的王奶奶家是适老化改造的示范户。她拉着代表的手说:“政府补了一万多,我自己出了几千,家里里外外都改得妥妥的。”社区网格员也打趣:“王奶奶现在洗澡,再也不用喊人搭把手啦!”
问政情:精准问,推动从“答题”到“解题”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退役军人就业有啥实招?”问政座
谈会上,代表们的问题直戳痛点。
马雪雪当场承诺:“组建‘政务服务体验官’队伍,沉浸式找堵点;扩展‘一平台办理’范围,让‘泉好办’更好办。”
周荣萍回应:“今年要办专场招聘会、创业大赛,搞‘四位一体’培训,计划培训100名退役军人,发130万元补贴。”
区信访局闫洪洋用数据交卷:“建立‘随产生、随化解’机制,63批积案清零,进京访大降78%。”
评实效:严测评,让承诺变成“成绩单”
6月27日,5位部门负责人登台述职,接受40余名常委会委员和代表测评。结果亮眼:市场监管局、数据局获全票“满意”,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信访局满意度超95%。
“测评票就是选民的重托。”列席代表李春芬感慨道。区人大用“三单”工作法抓落实:会前收“需求清单”、会上列“问题清单”、会后追“成效清单”。目前,20名“政务服务体验官”已开展调研,优抚对象医疗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6家长者食堂完成选址,部分正由品牌餐饮装修。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陆文伟说:“这只是新起点。我们会持续深化‘局长进家站、代表进机关,民情直通、监督贯通’双进双通机制,让每一条民意都被听见、每一项承诺都不落空,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绽放光彩。”
(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