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公告栏目

新闻&通告

徐州市人大代表杨慧:肩挑双责暖民心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既是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书记,也是倾听群众心声、反映民意的人大代表。一身兼两职,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将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成为基层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徐州市人大代表、柳新镇杨场村党总支书记杨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村书记和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了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抓源头预防,靠民主协商聚合力。杨慧代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利用村务公开栏、微信群、村民会议、广播等多种形式,及时、全面、真实公开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财务收支、工程项目、惠农政策、低保五保评定等事项。她推动制定更细致的公开目录和标准流程,充分保障党员、村民代表的审议权和村民的知晓权、监督权。她在议事规则设计中融入更多民主协商元素。对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屋场夜话”“村民议事会”等,邀请利益相关方、老党员、乡贤、法律顾问等共同参与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

重高效化解,以多元举措纾民忧。通过“选民接待日”、人大代表“相约十号”等活动,面对面倾听村民诉求。以双重身份接待,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感。杨慧设立意见箱、公开电话、电子邮箱,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方便村民随时反映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对于存在复杂矛盾的情况,她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或预约时间地点进行深度沟通,力争把矛盾化解在村内。在调解工作中,她着力建强队伍:优化村调解委员会,吸纳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乡贤以及法律明白人等加入。提升调解能力,定期组织调解员进行法律法规、调解技巧培训。规范调解流程,明确受理、调查、调解、协议、回访等环节,确保调解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她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在法律框架和政策范围内化解矛盾,不能为求一时平息而突破底线。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协调帮扶救助。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她力求解决方案兼顾各方利益,向村民们展现公平正义。

建长效机制,强治理能力育乡风。常态化开展《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徐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条例》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培养“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杨慧组织村民广泛参与,修订完善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本村特色、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内容涵盖邻里关系、公共秩序、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矛盾处理方式等方面。确保村规民约制定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并加强宣传和执行,使其真正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她定期组织村干部进行政策法规、群众工作方法、矛盾调解技巧、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她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确保廉洁公正履职,同时也关心关爱他们,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发工作积极性,提升村干部的能力素质。

显代表优势,传政策民意固根基。杨慧将化解矛盾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政策性的问题,通过人大代表建议、议案、调研报告等形式,及时向市人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推动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根源。她利用代表身份,更权威、更准确地向下传达解释上级政策精神,消除村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误解和疑虑。同时,她积极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解决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从源头减少因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足引发的矛盾。她在处理基层矛盾案件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办事,努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和杨场村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柳新镇人大主席团将以“巩固成效、深化拓展”为方向,开展“双岗赋能”培训计划,持续推动村书记人大代表在基层矛盾化解与治理能力升级中发挥双岗效能,确保村书记人大代表的双重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持久动能,让“小事就地化解、大事合力攻坚”成为柳新镇基层治理的鲜明底色。

柳新镇人大主席团

友情链接

徐州泉山网 徐州人大网 江苏人大网 中国人大网 人民网
邮箱:xz3861065@126.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Copyright © 2002-2015 泉山区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60045号-1 技术支持:徐州芒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