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人大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考验新挑战,惟有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前行,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要求,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结合近年来泉山区人大常委会打造“一镇街一品牌”的探索与实践,谈谈在守正创新中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以制度创新为牵引,构筑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制度是人大依法履职行权的前提和保证,制度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泉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从人大依法监督到人大监督与纪委监委监督“四项衔接贯通机制”,从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到开发区议事代表会制度,从人大票决民生实事“12345”监督机制到“三级预警提醒制”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有力促进了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围绕补短板寻求制度突破。制度的作用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人大履职行权的薄弱点就是制度创新的主攻点。重点围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在持续深化专项监督、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确保区委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围绕固长板推进制度优化。制度创新只有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中心工作合力合拍,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要立足现代化建设泉山新实践和人大工作新使命,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区委提出的“百强城区”“百亿产业”“百座楼宇”“百件实事”等四项攻坚任务贯穿其中,使之更富时代性,打造更多具有泉山特色的人大制度品牌。围绕树样板促进制度集成。制度创新涉及方方面面,要注重整体谋划、协调推进和联动集成,增强制度合力。统筹好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避免“碎片化”“分散化”。不断推进制度融合,让功能重叠、作用相近的制度机制有机贯通、相互照应,提升运行效率。
二、以平台创新载体,夯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人大履职行权的依托在平台、支撑在平台,平台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的基础。近年来,泉山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平台建设,系统搭建了集“学习宣传、民意汇聚、依法履职、民生服务、示范引领”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14家、实践示范站12家,新建非驻会委员工作室5个、增设1个省级立法联系点和3个市级立法联系点等,开辟了人大行权和代表履职的新阵地,保证了民意表达有渠道、活动开展有依靠、代表履职有舞台。聚焦有形建好平台。聚焦党委所想、群众所盼、法律所赋、人大所能,在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升代表履职效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推进“数字人大”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人大履职深度融合。结合职责特性、区域特点和代表特长,打造出更多接地气、受欢迎、叫得响的平台载体。聚焦有效用好平台。平台创新目的是为了应用。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出台国家机关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暂行办法、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办法、社情民意分级处理办法,推动人大工作重心前移,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聚焦有序管好平台。配套完善代表履职平台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任务清单,以制度促规范、管长远、保落实。强化责任落实,联系包挂相关工委定期研究平台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推动平台提档升级,持续释放平台潜力。
三、以活动创新为抓手,注入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人大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很多都要依靠活动来展开、通过活动来落实,活动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的抓手和动能。近年来,泉山区人大常委会在特色活动组织上深入探索,创新开展“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月”活动、人大代表“助力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活动、五级企业家人大代表“泉智汇”活动,以活动赋能增势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心确保精准度。把党委工作的重心作为人大活动的靶心,顺应改革发展大势,围绕打造城区经济“领头羊”、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城区楼宇经济“排头兵”、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领域,不断深化各级人大代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建言献策等活动,促进特色优势彰显。品牌引领提高参与度。坚持以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街道、镇人大工作品牌效应,开展代表特色履职活动,增强活动吸引力,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参与热情。增强活动感知度,通过媒体扩大活动知晓率,让广大代表和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引起共鸣并融入其中。多维评判追求满意度。活动开展得好不好,群众最有评判、代表最有体会、基层最有感受。把群众满意作为首要标准,探索建立活动满意度评价机制。把代表认可作为重要准则,在活动研究谋划、推进实施、盘点总结等各个阶段都要与代表交心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要把基层欢迎作为重要考量,寓支持于活动之中为基层破解发展难题。
(作者:陆文伟 徐州市泉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